科技与美的碰撞:赛博朋克美学漫谈


尺颜·尺颜小编
2019-04-23 10:52:47

审美文化和时尚趋势,是具有时代性的。

二战之后,全球范围内的青年亚文化不断发展,这些文化和审美元素,游离于主流文化与传统、正统文化之外,它的形态更加自由、更少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 对主流文化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批判性。

例如超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各种先锋派艺术家,在创作中,抛弃了和谐、比例、对称这些已经在许多世纪中被遵守的古典美学准则。

可谓是:不破不立。


很多亚文化元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传播,逐渐进入主流视野的。

它们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传播, 街头文化、街头时尚反哺较高的社会阶层时尚, 使得亚文化时尚传播开来,逐渐成为商业消费风格。

近年来,商业潮牌中有一种亚文化元素,被广泛使用:赛博朋克(cyberpunk)


ACRONYM的设计师Errolson Hugh本人是赛博朋克风的爱好者,曾出过一期类似风格的服装,通过暗黑的色系和硬朗的剪裁体现硬科幻的冷冽之感。


Nike也曾和Errolson合作出过联名跑鞋Air Presto,整体采用暗哑的深棕色,配合白色底边,后跟增加拉链系统,极具未来时尚感和实用性。


宋茜、周冬雨也曾穿过赛博朋克风格的衣服。 


究竟为什么潮牌如此钟爱赛博朋克感,什么才是”赛博朋克“?赛博朋克如何从亚文化,步入主流视野?

赛博朋克的源起

▋文化缘起

赛博朋克是cyberpunk的音译,punk最初是摇滚乐的分支,是一种摇滚乐类型。代表反主流、前卫、极端与叛逆。

而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个词最开始出现在一部科幻小说作品中,也算是科幻文化和摇滚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产物。


1980 年春天,科幻作家 Bruce Bethke 以黑客少年 Mikey 为主角写了一个短篇故事,描述一群技术宅男电脑技术武装自己,顶着虚拟人格和伙伴们在网络里制造麻烦、钻系统漏洞谋取私利、和父母权威对着干。


为了更好地营销自己的新作,他给这群人起了个新名字“cyberpunk”(cyber=计算的,网络的)。于是,这个集合了朋克亚文化黑客文化的新词儿横空出世,成为当时最前卫、最具反叛感的代表。

后来,随着《神经漫游者》《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等小说、漫画、电影的问世,这个类别被不断地填充了骨架、内脏和血管,一直发展到现在,成为了亚文化的重要分支。


▋现实助推

除了文化起源外,赛博朋克文化也是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

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大企业、大财阀控制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出现了大量的网络难民,蜗居在每日140人民币的网吧里躲避社会,更有甚者40年不出门,整日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与宅男、动漫等为伍。



同样的情况在中国深圳也类似。日本NHK出品的《三和人才市场》中纪录了一群“深圳三和大神”的生存现状,他们年轻但没有工作,旅居在网吧、旅馆、杂货店内,每日从事简单体力劳动,既看不到未来又不想回到过去,依靠wifi、手机游戏逃避现实。


于是这种依托网络而逐渐蔓延的青年文化,逐渐发展成赛博朋克亚文化。


赛博朋克的美学特点

▋科技感与未来感

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中指出:“新时代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世界变成了图像。”在新媒体技术力量发展繁盛的今天,赛博朋克凭借全息投影、3D投影、霓虹灯、VR等视觉元素呈现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首要特点就是科技感和未来感。


后来Dior、LV等蓝血奢侈品借鉴此元素,在发布会上大玩科技感。运用全息投影术,只用一个模特营造出变幻莫测的时尚感。


在服装设计中,为了凸显赛博朋克科技感,常用PVC材料打造虚拟透明的感觉,不仅可有效防止油渍,且反光的面料也带来科技的美感。


▋冲突感与碰撞感

香港被公认为是最具有赛博朋克风格的城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林立在中环、尖沙咀,然而不远处带着老旧招牌的路边小店和层层叠叠的棺材房挤压在油麻地、深水埗的逼仄空间,这样现代与落后、高端与低端的强烈对比,形成了鲜明的“上”“下”两个世界,也造就了赛博朋克的奇特景观。


著名的香港九龙城寨就是“下”世界的代表,中英签订不平等条约时,清政府强烈要求保留一块类似大使馆的管辖区,在清政府退位后,这片地方也成了三不管地带。


三步一妓院,五步一鸦片馆,没有牌照的狗肉加工厂遍布,缺乏执照的中医馆、医院大行其道,街道上空覆盖满私接的管线、钢筋,白天也暗无天日。    

这样独特的城市景观自然也成为了不少赛博朋克创作者的取景地。《攻壳机动队》中的“新港城”就来自于“香港”。


赛博朋克冲突感、冲撞感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发达的肢体替换技术。

  

上世纪60年代,一位心理学家兼著名整形医生马克斯韦尔·马尔茨在他的工作经历中发现,整形手术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性格,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才华和他的未来!受到“控制论”等的影响,他将身体看成是一台储藏着人类思维的机器,通过手术改变机器,也同时改变人类的思维,由此他写成了《心理控制术》一书,极大影响了赛博朋克中的机械替换灵感。


最近大火的《爱、死亡与机器人》中有大量运用。   


《祝有好收获》中的狐妖后代在工业社会中逐渐失去神力,被迫改造成为机械狐妖复仇。


《齐马蓝的礼物》中,齐马蓝祖上只是个清理游泳池的低端机器,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不断进化,甚至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家,与真人无异。


Acronym的箱包设计就源自赛博朋克中的机械拼贴,秉持着“包是使用者的第三只手”的理念,3A系列箱包外层使用统一的尼龙网布,供使用者挂配饰,外部锁扣可以根据包内容积调整,和卷口袋设计的互动,会让使用者有种“不知道从哪里又冒出来一个口袋”的趣味拼贴体验。  

 

赛博朋克的机械拼贴也影响了运动型、机能型的服装设计,MUSIUM DIV在秋冬季的服装中加入了魔术贴,潜水拉链和防水拉链,并且运用无缝焊接技术,极大强调了速度感和实用性。


▋反乌托邦带来的阴暗潮湿感

乌托邦,即理想乡。也就是一个完美的社会,有着完美的法治跟健全的体制,是人人称羡的梦之地,反乌托邦即完全相反的概念。 

  

欣赏赛博朋克的作品,你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模式:一个权势滔天的大公司或政府操控一切、一群经过改造的,具有强烈反叛意识、游走于社会边缘的独行者,极力打破当下虚幻的美好,揭示隐匿的腐朽与污浊。

《黑客帝国》中尼莫带领团队,打败母体中的美好幻境,重夺人类自由;  


《攻壳机动队》中的草薙素子在义体的躯壳中找寻自我,对抗政府的巨大阴谋。  


他们是被统治者,也是革命者,是孤独的前行者,也是理想的朝圣者。

这样英雄悲歌式的故事往往主打阴郁美学,营造暗黑意象的色彩表达,繁华的街道看起来毫无生机,潮湿拥挤的生活环境凸显数字虚拟世界的压抑,深蓝、暗红色系的使用暗示人与人的陌生与疏离。

   

于是我们会看到,赛博朋克元素的潮牌服装,主打暗色系,并且将盔甲、铆钉等战斗元素融入,打造硬朗冷峻的风格。



审美活动具有时代性,时尚和潮流趋势,也在反映着社会的变迁。

在中国,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变革, 年轻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挣脱开社会与家庭原本对他们期待与要求的束缚。

作为某种反叛精神代表的朋克文化元素,不管是文中提及的赛博朋克,还是其他蒸汽朋克、废土朋克,都放映出当代青年文化逐渐在打破传统审美,形成更独立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体系。

你还喜欢哪些亚文化元素呢?欢迎在评论区和颜姐探讨。


尺颜医选Tips:想变美不知道要不要整形,害怕医美后不自然且网红脸,点击下方变美咨询,尺颜医选针对您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医美服务~


# 尺颜公众号
最新文章

1、凡新氧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
3、本文转载自网络,未能联系到作者本人,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免费美学设计
尺颜变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