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疼不管,疼了再看”是目前不少人对待牙疼的态度,这样也就“完美”地错过了牙齿治疗的最佳时机。早期的龋齿,也就是所谓的“虫牙”,是没有任何疼痛症状的,只能通过定期口腔检查来发现,发现并及时充填,防止进一步恶化。如果发现得及时,在漏洞还小的时候,通过简单的填充治疗或嵌体修复就可以将有漏洞的牙齿修补好,但如果漏洞越来越深,将平时被呵护在内部的牙髓暴露在外界的刺激之下,龋洞的细菌会侵入牙髓,发展成牙髓炎甚至根尖周炎。你每喝一口热咖啡,每吃一口冰淇淋,牙髓腔里的神经都会尖叫着发送疼痛信号。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描述的多是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引起的剧烈疼痛。由于牙髓腔的四周是坚实无弹性的牙体组织,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当牙髓被感染后,炎症导致血管扩张充血,产生大量炎性渗出,使髓腔压力不断增高压迫牙髓神经,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牙髓炎引起的剧烈疼痛是牙髓腔内神经血管水肿造成的局部高压,正常情况下牙髓的血管神经束仅通过狭窄的根尖孔与外界联系,一旦炎症引起髓腔压力增高,根尖孔处的血管会受压,导致引流不畅,供血受阻,造成牙髓营养障碍,最终导致牙髓坏死。
对于这种得了牙髓炎的牙齿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根管治疗~根管治疗,俗称抽神经、杀神经。你的牙医担当的就是这个杀神经的「杀手」角色,神经也就头发丝那么细,这就要求「杀手」必须是个高手。
根管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以此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小编提示:牙神经分布复杂,根管治疗程序复杂、操作精细,牙医折腾起来也是费时费力,而且并非所有都能一次诊疗完成,对于感染严重的病例,从初诊到治疗结束期间,光复诊就需要2~3次。